上一篇提到尋找主題的煩惱。寫完之後,我發現自己真正的問題似乎不是不知道要寫甚麼,而是無法下定決心。
我並不是想不到能寫的東西,反而是想寫的東西似乎太多,而太多帶來了發散,發散就會腦壓過高,所以才想要嘗試將主題收斂。其中一個想到的主題,就是道德經。
自從我讀了道德經之後,雖然還沒有讀完,但是隨著生活進展,在遇到一些生活裡的事件時,腦海裡總是時不時就浮現出老子講的話。
最常發生的事在遇到生活裡的事件,還有看書的時候。
例如,最近我在讀 Adam Grant 的《給予》,這是一本在探討「給予者」該如何在職場上自保、甚至成為職場裡的成功人士的一本書。目前我所看到的部份,基本上都是在說給予雖然在美國職場常常被認為是一種沒有好處,甚至是愚蠢、脆弱的行為,但實際上給予是會為人帶來好處的。而且社會上最成功的人有不少比例其實是給予者。
而這就印證了老子所說的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這段話即是說聖人不在意自己的性命,不在意自己的身體是否受傷,在戰亂、災禍來臨時為民眾挺身而出,反而受到民眾的愛戴而團結起來保護他,最終保全了性命。不就正是因為他無私的奉獻自己嗎?也成全了他自己的利益,也就是因為被保護而存活。
《給予》所說的也正是這樣的道理。因為給予者重視他人的利益大於自身利益,最終因為受到他人的感激而成就了自己的利益。事實上,除了《給予》以外,還有數不清的例子。例如李開復也在純粹的付出得到純粹的快樂提到類似的概念,以及網紅行銷始祖 Gary Vee 也說:「給予、給予、給予、再要求」。
諸如此類,書裡總是會跳出一些提示,讓我回想起其實那些都是兩千年前老子就已經講過的話。不僅是書,生活上的事情似乎也總是可以用老子的話來詮釋。讀到好幾章的心得都是「我懂老子想要表達甚麼」,竟有種跟兩千年前的古人心意相通的感覺,還真是神奇。
生活裡充滿了提示,讓我不斷萌生「想把道德經當作一個寫作主題來發揮」的念頭。
不過,想法看似很美好,但想要實際執行起來,卻不知怎麼地一直難以動筆。
平常沒特別想寫老子的時候,靈感就一直浮現;到了有時間、真的很想寫老子的時候,卻甚麼都寫不出來了。這又讓我想到: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有與無並非兩個極端對立,並非各自獨立存在,而是混融一體,各自不可或缺。即有就是無,無就是有,有無相生即是指兩者為彼此循環的狀態。也許當我很想寫點甚麼的時候,正是處於「有」的狀態,腦袋看似天花亂墜,實際上動筆是一片空白;而當腦袋一片空白,即為「無」的狀態,因此也更容易無中生有,往往是最容易捕捉靈感的時候。只有等到有與無互相達到一個調和的比例,才有可能寫出最接近於道的東西。
於是,就連「想寫卻寫不出來」這個困擾的本身,似乎都能用道來詮釋。
老子,你說我這樣的私自理解與猜測,有道理嗎?
7 comments
Hi,版主,感謝你的分享。這裡想跟你分享一下不同的建議
“這段話即是說聖人不在意自己的性命,不在意自己的身體是否受傷,在戰亂、災禍來臨時為民眾挺身而出,反而受到民眾的愛戴而團結起來保護他,最終保全了性命。”
這句話反而不太像老子的行為模式:
1. 老子歷經周愛王景王西王三個朝代,依舊平平安安做到退休,騎著青牛出關去玩。而在過程當中有任何關於老子的記載嗎?幾乎沒有?如果老子是如上描述的那樣的個性以當時的官場而言有機會活到這麼久?或是一點記載都沒有嗎?
2.挺身而出這種行為反而比較像是同時代的孔子,但孔子下場如何?浪流連各國,鬱鬱不得志。
這章讀下來我自己的解讀是比較像是時間管理,將注意力由外往內放,以達到自己的目標。
– 後期身身先:不要老是做想出頭,說教…等彰顯的事情,將時間與注意力專注在自己身上。
– 外其身身存:與不相干的人事物保持距離,置身事外,才會有自己的時間精力專注在自己的事情上。
如此一來最後才能成其私(自我目的自我價值自我目標…等等,也就是golden circle中的why)
嗨,感謝你認真的回覆!多虧你的建議,我重新、仔細思索了一陣子。我想挺身而出這四個字我可能用得有點草率了,確實容易有所歧義,所以想來補充一下我的理解。
將眾人的利益放在自身利益之前,所以能無私地為大家解決困難,而度過危機之後也不邀功,而是功成身退(功遂身退,天之道),所以這樣自然能受到眾人的感激,如此一來有兩個結果:
1. 後其身而身先:雖然他功成身退,但因為眾人感激,所以自然地被民眾推舉出來領導大家,而居於民眾之前。作為一個領導者,自然會有比一般人多一點的資源,或許過上相對好一點的生活,是為成其私。
2. 外其身而身存:他不重視自己的性命而無私地為大家解決困難,眾人感激他的奉獻,所以自然願意有人願意回報他的恩情,保護他的性命而活下來。是為成其私。
而不管是無私或私,其實都是一體兩面。先無私之後,自然會流動成「私」,也即是你所說的自我價值與目標。就像鳴人在忍界大戰不顧自己的性命對抗六道仙人,最終戰勝並獲得眾人愛戴而成為火影,也成就了當初的夢想。
聖人為民眾解決困難,鳴人勇於對抗強敵,是我所想像的挺身而出,是否跟你所想像的一樣呢?
這樣講鳴人的結局是不是暴雷🥺
大家都看完了吧😃
哈哈,聽起來有點“以儒解道”的概念在裡面。隨著年紀增長我對於大公無私類型的事情越來越沒感覺。
反而覺得很多事情都是經過算計後的結果。以“ 功遂身退,天之道“來說,另一個例子就是漢初的張良,他功成身退是政治的因素在裡面同時也可以明哲保身。
不過這就是看以什麼樣子的角度去解釋了,所以這類書籍才會不同時段看感悟都不同
XD
一部好電影會因為不同時期看而有不同感觸,我想道也是一樣,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一點適合自己的說法,我想這就是道好玩的地方。
感覺聽起來你對無私與功成身退有不少懷疑的地方,其實我算是滿能理解的,坦白說這種強調無私奉獻的話我也看過不少,一直以來我也都滿懷疑的。
不過我最近在看的一本書:《給予》—Adam Grant,算是滿大程度地顛覆了我對無私奉獻這件事的認知,這本書是以很現實的角度去探討給予行為,不像道德經會比較打高空,或許能帶給你一些不同的想法。
好!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