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面試失敗的秘訣

by 王翰元

這篇文章的靈感,源自於某天面試之前的早上,正緊張的時候,讀到一篇〈如何放下 AI 焦慮〉。那麼我也可以寫篇〈如何放下面試焦慮〉吧,我這樣想著想著,又想到蒙格爺爺寫的那篇〈如何讓生活悲慘〉,於是這篇文章的標題就誕生了。根據我近二十場面試失敗的經驗,我想我應該有資格可以談談這話題。

在我有限的經驗中,我發現有兩個祕技,可以大幅提高面試失敗率。

第一個祕技是:「縮小」。

縮小的效果是,把原本 100 分的能力縮小至 50 分。原本你可能是某方面的專家,使用縮小之後,能讓面試官對你的印象,從一位具備專業知識且值得信任的專家,貶成一個靠著賣弄知識來招搖撞騙的江湖郎中。至於能縮小到 20 分或 0 分,那就得看個人造化。

以我來說,我預設的能力是縮小至 50-60 分左右,如果要縮至 20 分或 80 分,則需要大量額外的練習。

那麼該如何使用縮小呢?很多人會說,只要讓自己的心態變得自卑即可。不過,人的心態,或者說自信,這東西沒辦法像水杯裡的水那樣說加就加、說倒掉就倒掉。在我看來,自信更像是瀝青,是液體,也會流動——只是 37 年才會滴下一滴。

比起設定自卑心態,我認為要使出縮小,更簡單的方法是:「質疑濾鏡」。只要想像對方在質疑你就行了。只要在看著面試官的時候,把對方想成一個皺著眉頭、沒耐心聽你說話、隨時找機會戳破你的謊言的人,就能很自然地使出縮小了。

即使對方是主動幫你練習模擬面試的好朋友,只要幫他套上一層質疑濾鏡,就算是他的表情再友善,都仍能順利提高使出縮小的機率。不過,有些人面對質疑的直覺反應,並不是縮小,而是放大,這可能就不適用我提出的質疑濾鏡方法了。

「真心話」,是第二個秘技。

在面試這樣正式的場合上,被問一個問題時,無論是一般性問題或專業性問題,直接說出內心第一時間浮現的真實答案,通常都是相當有風險的。

「為什麼你對我們公司有興趣呢?」
:「因為我需要活下去。」
「為什麼會從前公司離開呢?」
:「因為過得不開心。」
「為什麼會選擇這個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因為客戶很想使用,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們這麼想用」​


像這樣的直覺回答,往往可以順利引起對方的疑慮,讓對方感到你不太尊重這場面試。如果想確保面試失敗,那麼千萬不要思考自己的回答是否恰當,也不要包裝任何答案,直接照著內心最原始的聲音應答就行了。

很多人說找工作和找另一半一樣,而大多數人的方法是盡量呈現好的一面。這麼做確實有其效果,能讓你獲得比較多的機會,畢竟自己真實的那一面,有時並不是會讓人感到舒服的東西;只是吸引到較多好機會,也同時意味著你會吸引到壞機會。這裡的壞,指的是不完全與你內心價值觀相符、或不一定適合你個性的機會。很少人會在追求另一半的時候,展現自己真實的一面,那通常會被認為相當愚蠢。

縮小和真心話如果交互使用,還可以有加乘效果,不過似乎沒有必要再往下細說。我想,只要使用任一個祕技,已足夠使你的面試失敗率有效提升了。當然,這些是極個人性的經驗,究竟是否具有普遍性,相當值得討論。不過可以拍胸脯保證的是,這些都是我從親身經歷中領悟出來的。



如同蒙格在那篇著名文章裡所寫,一篇反串文應該也要由反話來結尾:「祝你在未來的每個面試上,都能得心應手地使出我所傳授的秘技。」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