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的藝術:視覺版的正念練習

by 王翰元

三句話介紹這本書

這是一本幫助你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書。

書中的 131 種方法,提供給讀者來「玩」注意力,每一則都來自一篇故事。

所有方法的中心思想,其實都跟正念、冥想的思想很類似,就是「覺察當下」。


我最喜歡的三個方法

「是」或「可以是」

「耳機是有線的。」 → 「耳機可以是有線的,那…可不可以是無線的?」(已發明)

「這本書是方形的。」 → 「這本書可以是方形的,那…可不可以是圓形的?」

「電腦螢幕是放在桌上的。」「電腦螢幕可以是放在桌上的,那…可不可以是浮在空中的?」

在一句話裡多放兩個字,便能帶來無限想像力。這種簡單易用又有效的方法,哪裡找?

記下十個不帶隱喻的觀察

詩人豪爾:只需要告訴我,你今天早上看到甚麼,差不多兩三句就夠了。例如「我看見桌布上有一個水杯,光線折射到三個地方。」

我們總喜歡說:「這很像那個」「不就是那個甚麼嗎」。而豪爾給學生的作業是「不要用隱喻」,也就是描述事物當下最原始的模樣。一開始他的學生感到不太舒服,然而後來學生們抓到訣竅之後,反而變得上癮。

有趣的是,這就像原子習慣裡所提到的指差確認,有異曲同工之妙。

讓你的世界充滿神靈

讓每件事都注入一點神靈,因此我的筆電有一個小神待在裏頭。這個水杯裡也有一個小神。

我很喜歡每個小東西都有自己的小神這個概念,就好像小時候爸媽常說:「不要敲桌子,有桌神」。

西方人認為這源自日本的神道教,讓他們對每件事物都展現高度的敬重。日本的職人精神和小神概念,頗有幾分相似。

後記

  • 「十個不帶隱喻的觀察」讓我想到自己在讀村上春樹的小說。他總是會把主角所做的各種瑣碎小事描寫的非常仔細。例如切菜的動作、燙衣服的動作等等。透過這些看起來無聊的描寫,反而讓我感到有股特別活在當下的感覺。很神奇。
  • 言語具有神奇的力量,僅僅只是多兩個字就能反向操作我們的大腦。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