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Heptabase 近一年的反思:一個承載想法的出口

by 王翰元
Published: Last Updated on

每當我看見 Heptabase 的使用者們,提到 Heptabase 為他們的生產力、生活帶來了改善,我總是會思考:那麼 Heptabase 對我來說的意義是甚麼?每天我打開最多的程式,除了瀏覽器之外就是 Heptabase 了,那麼我到底都拿它來做了些甚麼?同時它到底又為我帶來了甚麼價值?

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試著探討這些問題。

我到底用 Heptabase 做了些甚麼?

不知不覺地用了十個月之後,回過頭來問這個問題好像有點好笑。

我注意到自己在用 Heptabase 時,幾乎不會帶有特別的「目的」。大多數時候,我總是很直覺的就會打開它,然後開始寫下想法。也許正因為是它對我來說已經太直覺了,導致我根本沒注意到自己到底是在哪些場景下會打開 Heptabase。

這種感覺就很像要你形容你是如何開門的一樣,對於早就已經成為習慣的動作,你反而需要特別去注意,才有辦法知道自己到底做了甚麼。

又不小心囉嗦了半天,現在開始進入正題。

我到底用 Heptabase 做了些甚麼?

在這篇文章裡,我會先簡單介紹其中四個:寫文章、做讀書筆記、寫下待辦還有記錄想法(自由書寫)。剩下的會不會介紹到就隨緣了。

寫這篇文章的白板長這樣(不知道為什麼白板我都打中文,但 Journal 跟 Tag 是英文)

倒入所有想法(自由書寫)

在這十個月裡,我把 Heptabase 當作乘載我所有情緒、想法和感受的容器。白話翻譯就是:把它當成樹洞。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果我有任何想抒發但沒辦法抒發的情緒(不一定是負面的),我就會往 Heptabase 裡丟。你可以想像成是破碎版的日記,是我在每個當下所需要寫下的東西。

以前我是用 Notion 來做這件事,不過一直很不順。我只是想寫兩三句短短的話,到底為什麼要建一整個 Page?基本上不僅是筆記軟體,包含寫實體筆記、用 ipad 裡的 Goodnote、我嘗試過的零秒思考力等等,其實幾乎都是這個用途。

而 Heptabase 是在上述所有的工具和方法中,最符合我需求的。 Journal 的設計夠輕量的同時,又能讓我不須花任何心思在管理上。如果在一天的 Journal 裡寫了很多話而導致有點凌亂,也只需要把一整段內容藏到一個 Toggle list 裡面,或是塞到一張新卡片裡就可以解決。

不僅如此,把 Heptabase 當成樹洞還有一個好處:我知道這些話被記錄在某個地方。

雖然對樹洞抒發的那些情緒或感受,90% 我都不會想再看,或是看了也只會覺得尷尬發作,但我就是會有一種「哪天說不定會想看」的心情。所以即使我不會隨時想看我曾寫過的這些話,我仍然希望它被保存在某個地方。在 Heptabase ,這個保存的地方就是卡片庫。

如果有需要,我隨時都能回頭看 Journal 裡發生了甚麼,就像人偶爾就是會想看看畢業紀念冊、看看小時候所寫的天真發言一樣。

寫文章與寫電子報

當我用 Heptabase 寫文章的時候,我通常會先在白板裡開一個新卡片,從這張空白的新卡片開始寫。

如果寫著寫著,想到還有其他可以參考的卡片,我會再把那些卡片放到我的文章卡片附近,做為參考。

用白板來寫文章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不被線性的方向給限制住思考。當我寫到一個小段落,或是覺得已經有點寫不下去的時候,這時就可以在旁邊再開一張新卡片,繼續接著寫。

這樣做的好處是比較不會被前面所寫下的內容影響。如果是單純由上到下的方向,很容易不自覺地想要讓上下文有所關連、轉折語氣要通順等等。但是在寫作的時候,思考是很發散的,有時 A 內容寫著寫著就會跳轉到 B 內容,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如果在想要寫 B 內容的時候一直看到 A 內容,大腦難免會受到影響,所以在旁邊開一個新卡片,專注在寫 B 內容,會讓注意力更容易集中。

當我覺得小卡片都寫得差不多之後,我會再把小卡片之間的內容整理到一張大卡片。這時,才是重新檢查上下文之間是否通順、轉折是否恰當的時機。這一步才是完成文章。

在文章組合完之後,我會把它加上 Tag,並加上相關的屬性,例如花費時間、字數、URL 等等。

這是我寫文章和寫電子報的慣用工作流。

記錄待辦

關於待辦,我有寫一篇日常工作流的文。

簡單的說,目前我認為用 Journal 來處理待辦就已經很足夠了。而文章是分享我的實際步驟與截圖。

看書、看文章與做筆記

在讀非小說類的書、或是一些比較長的文章時,通常我都會配合 Heptabase 來讀,因為我知道我會想要做筆記。我會為每一本書開一個白板,在裡面做所有筆記。

不過,我一直覺得做筆記不太適合用來形容我做的事,總覺得「筆記」二字對我來說太有目的性了,有一種好像要整理得很漂亮、關聯性要很明確、知識架構要很清楚的微小壓力。

我認為我做的實際上只是:把不錯的句子記錄起來,還有把內心的回應寫下來而已。

看書就像是作者在跟你對話,他有一些要告訴你的事情。在對話時,會想要有所回應是人的天性,如果沒有把回應表達出來的話,悶著會很難受,所以必須透過某個管道釋放出來。

以我來說,這個管道就是 Heptabase。

當我把書中內容捕捉到一張張卡片內,並在裡面寫下我當下的回應與感受,就像是在與作者隔空談話一樣,是我自然而然就會想這麼做、不這麼做不行的行為。在每本書的白板裡,所謂的筆記,其實也是一小段我與作者的對白。

而 Heptabase 就是提供了讓這些隔空對話能自然發生、並且保存下來的環境。

Heptabase 為我帶來了哪些價值?

如上面所提,Heptabase 能幫助我的場景有:當我的樹洞、寫文章時更順暢和更專注、讓我可以跟書的作者「對話」。

雖然「價值」兩個字實在很模糊,但如果要試著界定價值的話,我的初步答案會是:專注跟抒壓。

專注可以說是現代數一數二難的事。我用過的所有筆記軟體裡,包含 Evernote、Notion、Obsidian,沒有一個可以讓我獲得在用 Heptabase 時一樣的專注力。

當我需要專注在工作上,但是又被很多不必要的情緒干擾,這時 Journal 可以當我的樹洞,我也不需思考該如何管理這些瑣碎的文字(這很重要);當我需要專注在寫文章上,我可以用白板幫助我發散思考,而不是被介面限制住思緒;當我需要專注在閱讀上,我可以用白板或 Journal,把重要的內容擷取下來,寫下我的回應或疑問,這整個過程會反過來幫助我持續浸泡在心流裡。

另一個價值是抒壓,不過這其實跟專注是一體兩面。

在工作中,那些跟工作無關的情緒和雜念,對大腦來說其實就是一種壓力。把情緒寫下來的動作,就是一種抒壓的方式。壓力減少了,自然就更能專注在工作上了。

寫文章也一樣。當寫到卡住、腦袋一片空白的時候,明明想要繼續寫,卻寫不出來,其實也是一種壓力。這時在白板裡開一張新的卡片,讓大腦重置,有時候就神奇地能繼續寫出東西了。

閱讀也一樣。看書就像是在對話,當聽一個人說話時,腦袋裡會自動產生很多想說的話,這時如果對方不讓你回應,會發生甚麼事?會感到腦袋快要爆炸、很難受的感覺,這也是一種壓力。這時如果有個地方能夠暢所欲言,讓滿載的想法有個出口,這當然也是一種抒壓。

專注和抒壓,是我認為 Heptabase 目前帶給我的主要價值。

不過,這就是 Heptabase 的全部了嗎?

我有發揮 Heptabase 最大的價值嗎?

寫了這麼多,終於到我最想討論的部分了。

前面主要在談 Heptabase 「目前為止」對我來說究竟是甚麼,我說是專注和抒壓。然而,這是 Heptabase 最大的價值嗎?

答案是絕對不只。

創辦人不斷強調的是: 他們致力於將 Heptabase 變成世界上最好的學習軟體,是一個讓你能夠對複雜主題獲得深刻理解的地方。

而我並不覺得自己有好好的利用這一點。

目前 Heptabase 之於我,比較像是一款「記錄」軟體,而不是學習軟體。雖然我的使用時數很長,但是官方所推薦的用法,我卻幾乎沒怎麼使用。大多數時候,我都在使用 Heptabase 記錄各種東西。做讀書筆記是記錄知識,寫日記是記錄日常生活與情緒感受,寫文章則是記錄思考狀態。

雖然我偶爾會讀一些長文,也會使用白板來拆解文章,但我不認為自己有在對某個主題進行深刻的理解。說實話,對於「對複雜主題進行深刻理解」這句話,我還沒有很懂,也比較沒有感受。而之所以會如此,我想是因為我一直缺乏明確的研究或學習目標。

我目前沒有非常想研究的領域,也沒有寫論文的需求,唯一的輸出只有寫文章而已。而我目前所寫的,比較不是需要消化大量資料的那種類型,大部分是個人經驗分享、個人反思之類。

然而官方所強調的價值,在於 Heptabase 能幫助使用者記錄並消化大量的知識與資訊,將之輸出成各種形式的創作,無論是寫文章、寫論文、寫影片腳本、創作小說、製作線上課、學習嬰兒知識、整理遊戲攻略等等。

這與我目前都將 Heptabase 拿來「記錄」的場景,實在是相當不同。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每當我聽到 Alan 在強調產品價值的時候,我總會有種違和感的原因吧。

總結

目前為止,與其說 Heptabase 是幫助我建立深刻理解的工具,不如說更像是承載我所有情緒與想法的出口。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是個容易焦慮的人,有滿滿的文字需要一個出口,偶爾有一點學習的需求,又很懶得研究客製化的工作流,我想 Heptabase 會是個很適合的選擇。

如果你有具體的學習目標,你會是 Heptabase 的理想使用者,能發揮出它最大的價值。但如果沒有,也不用急著尋找。即使我尚未發揮 Heptabase 的最大價值,它仍能滿足我現在幾乎 90% 的需求。等到有一天明確的目標出現了,相信我們能更加體會 Heptabase 的價值所在。

而我很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