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因理論:自我,不過就是一團迷因

by 王翰元

從以前到現在,沒有一本書像迷因理論一樣,帶給我這麼大衝擊。

也因為衝擊太大、書裡的資訊量太多、想要分享的東西也太多,導致不知道該從哪裡說起才好。

我想來想去,決定從書裡一個顛覆我認知的實驗開始講起。

利貝特實驗

這項實驗有三個重點:

  1. 實驗者的手腕上貼著電極 → 即為「開始動作的時間」
  2. 實驗者的頭皮上貼著電極 → 即為 「『準備電位』的時間」
  3. 實驗者被要求看著碼錶轉動,當實驗者決定彎曲手腕時,紀錄碼錶上的時間 → 即為 「決定動作的時間」
準備電位:一種會出現在所有複雜動作出現之前的腦波圖,跟大腦執行計畫有所關連。

所以當實驗者要彎曲手腕的時候,有三個時間會被記錄:

  1. 開始動作的時間
  2. 準備電位的出現時間(可以想像成大腦命令身體動作的時間)
  3. 決定動作的時間

你願意花個 10 秒,想一下這三個時間的出現順序嗎?這將會讓結果變得更有趣。

先說我的答案:我認為順序應該是 3 → 2 → 1。
我認為是決定動作最先,再來才是準備電位,最後是開始動作。不知道你是否和我相同?那接著來看實驗結果。

實驗結果是:2 → 3 → 1。
準備電位先出現,再來是決定動作,最後才是開始動作。

根據利貝特的發現,大腦會出現在動作之前約 550 毫秒產出訊號,而決定要執行動作的時間則是出現在動作之前約 200 毫秒。

也就是說,是大腦先產生了訊號,然後才是實驗者紀錄的決定時間,最後才是真的開始動作的時間。

暫停一下。

是不是覺得哪裡怪怪的呢?所以這個實驗是要告訴我們,大腦在我們決定之前,就已經知道我們要決定了嗎?如果說大腦的訊號出現在我們的決定之前,那不就像是在說,好像實驗者要舉起手腕的動作,都是註定好的嗎?

所以我今天早上決定去跑步,也是我大腦先替我決定的嗎?

所以前天我替自己買了起司蛋糕當早餐,也是大腦的選擇嗎?

所以我決定要開始躺下看 netflix,也是大腦的決定嗎?

這就好像在說,人類沒有自由意志,我們都是活在命定論底下?

這個實驗,理所當然地帶來很多爭議和批評。它正面地挑戰可能是世界上最普遍的認知之一:我的行動都是我自己決定的。我個人已經相信了這個實驗,所以我不會去討論那些爭議,那並不是本篇的重點。

「我」並不存在

作者蘇珊.布拉克莫,在介紹完這個實驗之後就下了一個明確的結論:

自我不過是關於自我的故事。有個執行行動的內在自我,不過是個錯覺。

作者認為在這個實驗裡,不需要「我」這個角色來決定、啟動任何事情。換句話說,把手腕彎曲這個動作,並不需要「我」這個角色來介入。那個紀錄決定時間、紀錄動作時間的角色,從頭到尾都只需要大腦來執行,而不需要「我」。

我以為的決定不是我的決定,我以為的行動不是我的行動。

那麼問題來了,那個我們曾經都問過自己的靈魂拷問:「我」,到底是甚麼?

我,到底是甚麼?

如果用迷因理論來回答這個問題,最直接的講法就是:

我,不過就是一團迷因。

這就是這本書最有趣、最腦洞大開的地方。

這裡「迷因」二字的定義,跟大家想的會不太一樣。至於作者是怎麼得到這個結論的、這句話到底又是甚麼意思,就讓我賣個關子,留給下一篇來解釋。如果還有下一篇的話。


後記

迷因理論對於「我是甚麼」有著深刻的探討。作者比較了好幾個可能的說法,並且在介紹完各路的說法之後,再嘗試以迷因學的角度來解釋自我究竟是甚麼。「我是甚麼」這個靈魂拷問,常常會浮現在我腦海,所以當我看到迷因的觀點時,感到非常衝擊。

原本我在翻開這本書之前,以為只是來看迷因梗圖是怎麼形成的,沒想到卻看見了一套深刻、有趣又具衝擊性的世界觀。也許你會注意到,這裡我用的詞是思想,而不是理論。

原因是目前反對迷因論的論點,通常是還不夠科學、還不夠成熟到足以成為一門真正的理論。但說真的,那又如何?宗教從來不需要證明它的真實性,卻仍然可以讓人因為捍衛自己的宗教而發動戰爭。占星術其實也總是為人所詬病其解釋性,但世界上仍然有很多人相信著星座。

所謂真實性,其實不是那麼重要的東西。重要的是你相不相信,相信比起真實性來的更具有影響力,對我們的思想或是人生都是如此。

迷因論比我所看過所有的心理書都更能解答「為什麼我會一直想東想西」這個問題,而且是以一種客觀、不帶任何批判性的角度。這對我來說很重要,我想這樣就夠了。

不論迷因論本身的爭議或是真實性,我很確定的是,它在我心裡跟《道德經》有著同等的地位。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