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tabase 使用場景:日常工作流

by 王翰元
Published: Last Updated on

這篇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在 Heptabase 的日常工作流,我會說明我的步驟,以及一個實際的案例。


步驟

  1. 在 Journal 打下今天要完成的事
  2. 轉成獨立卡片
  3. 放到白板發展

在 Journal 打下待辦

我會在每天開始工作之前,花十分鐘先在 Journal 寫下今天所有要完成的事情,並且用 checkbox 來標記。如果後續發現某個事項還有更多細部事項,我會用縮排來處理。

p.s. checkbox 的快捷鍵是 [ + ] + 空格

轉成初始卡片

當我發現某個事項是需要研究並記錄起來的、並且我已經大概知道怎麼做的話,我會考慮把它轉成一張獨立的初始卡片。

我會在這張初始卡片上寫下相關的事項或思考,想到什麼寫什麼。如果發現越寫越多,或是有能獨立出去的事項,就會放到白板裡。

放到白板發展

當我意識到某個事項是我不太知道怎麼做、可能需要進一步思考的,我就會放到白板裡思考。只要是需要思考的事,我幾乎第一時間都會放到白板裡。

以上就是我常做的三個步驟。

實際案例:研究資料

接下來用一個實際的待辦事項說明上面的步驟:研究 GA4 data API

這是一份 Google 的官方文件,我的目的是要了解這項功能。你可以把題目類比成任何你需要研究的資料,可能是文章、書、論文等等。

依照上面的步驟,我大致做了這些事:

在今日 Journal 裡,我建立了一個叫 「GA4 data API」 的 checkbox。之後,我注意到這件事可能還有需要更多步驟、也會想把做完研究的內容記錄起來,於是我把它拉出來成為一張獨立卡片,並且放到名為 Catch Board[Work] 的白板裡,這是我用來思考的白板。 放到白板裡之後,我在 GA4 data API 這張獨立卡片裡,寫下了幾個後續步驟。例如:釐清可獲取的資料範圍、了解使用限制。 最後,我一一把上面的步驟都轉成卡片,並且在各自的卡片內寫下我所研究到的內容。

將上述內容列點化:

  1. 在 Journal 裡加入 checkbox,在後面打上「GA4 data API research」
  2. 發現後續有不少步驟,於是直接轉成一張初始卡片
  3. 放到 Catch Board[Work] 裡,邊寫邊進行思考
  4. 寫著寫著,發現還可以細分成:釐清可獲取的資料範圍、了解使用限制
  5. 一一將上述內容拖曳到旁邊,變成兩張新卡片
  6. 在各自卡片內寫下詳細內容

將上述列點以圖說明:

1~2: 寫下待辦+轉成卡片
3~4: 邊寫邊思考、寫下後續步驟
5~6: 拖曳成新卡片、一一寫下內容

這裡特別提一下,Catch Board[Work] 是我在工作上很常用到的白板。當我想要用白板來思考、但是又還不知道放在哪張白板的時候,我就會進到這裡。靈感源自於 GTD 裡的捕捉階段。

反思

目前這套流程,做的是把待辦事項轉換成白板裡的思考成果,並且保存下來。不過後續的整理、標籤和分類,還尚未有一套成熟的流程。這是我目前還在摸索的。目前我認為還沒有整理的必要。

總結

在這套工作流裡,你看到原本只是一個待辦事項、到長成初始卡片、最後發展成在白板內的筆記。由於 Heptabase 的整合性,這一整套流程是很順暢且直覺的。過程中沒有切換任何工具,待辦、研究、思考、筆記全部發生在同一個地方,當我研究結束的時候,筆記也同步完成了。

日後若有需要查詢,很容易就能聯想到當初所建的卡片標題,不太會忘記。也許步驟看起來很多,但實際做起來其實比乍看之下更加容易。

如果有用 Heptabase 的朋友還沒有摸索出一套穩定工作流的人,希望我的做法可以提供你一些靈感!


後記

如果待辦事項混雜著工作和個人怎麼辦?Work & Self 的 toggle list

這套流程我已經使用接近半年,是我自己摸索出來的工作流,近期算是穩定使用中。

我最想分享的是 Work & Self 這個區分。

如上圖,目前我的做法是簡單用 toggle list (即可以收合的三角形箭頭)來做區分。

雖然他非常簡單,但卻是讓這套工作流穩定下來的關鍵。原因是我剛開始使用 Heptabase 時,有一個困擾的地方,是 Journal 裡會混雜個人與工作事項。所以我之前一直很希望可以有不同的 Workspace,讓我把工作和個人的事項分開。

不過在我有一天偶然在 Journal 裡用 toggle list ,將兩者的待辦區分開來之後,就突然覺得不需要分 Workspace 了。

p.s. toggle list 的快捷鍵是 > + 空格

其實不用追蹤所有待辦事項

不只如此,原本我會有種「想用一個完美的系統追蹤所有待辦事項」的念頭。但自從現在的工作流穩定下來之後,那種念頭就很少出現了,阻力下降許多。我甚至開始覺得,其實不需要多有條理地檢視過往所有待辦事項。以我個人來說,大部分的待辦其實都是很瑣碎的,其實沒有必要追蹤所有事項。就算追蹤了,我也不會想一一回顧。如果真的想看以前做了哪些事,那就點開 Journal 隨便逛逛,好像就可以滿足回顧的慾望了。

2 comments

Cindy 2024-03-27 - 2:25 am

嗨嗨 謝謝你的文章。
“有一個困擾的地方,是 Journal 裡會混雜個人與工作事項。所以我之前一直很希望可以有不同的 Workspace,讓我把工作和個人的事項分開。”
這句話很打中我,我確實有同樣的困擾。一度想許願希望有不同的workspace (有點像 notion),但我後來仔細想了一下,這樣好像會牴觸”卡片盒共用卡片”的概念。
後來我反思自己感到不舒服的原因,應該是我不希望在執行”My project”時,一直喵到”Work project”相關內容,心流(心情)被打擾。
所以我暫時的解法是,用篩選器做幾個預設場景,整理作卡片的分類,在視覺上刻意的排除掉工作產生的卡片。
目前還在嘗試中,希望找到一個更流暢的方式。XD

Reply
王翰元 2024-04-05 - 10:56 am

沒錯,就是這個心情。
不過好奇你這裡指的篩選器是指什麼呢?

Reply

Leave a Comment